首页 > 图书中心 > 教学用书 > 本科研究生 > 人文

传播与沟通-乔睿,张梅芳,李昭熠

传播与沟通

丛书名:大学通识系列
著(译)者:乔睿,张梅芳,李昭熠
资源下载:
责任编辑:邱仿
字       数:397千字
开       本:16 开
印       张:15.5
出版版次:1
出版年份:2024-01-25
书       号:978-7-5642-4276-3/F.4276
纸书定价:46.00元  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

     《传播与沟通》一教材在传播学、人际沟通、经济商务沟通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,结合现有教学形式和学生学习的特点,对传播与沟通的理论、方法和技能做了不同模块的切割,将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,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合理布局和全面阐述。在教材中,针对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,兼顾了公共课与经济新闻传播和商务沟通的专业知识,在内容上增加了经济信息传播与商务沟通策略。     本教材在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,尤其注重传播与沟通的实用技能的介绍。教材中既有理论上的分析和拓展,又有丰富的实践

  • 《传播与沟通》一教材在传播学、人际沟通、经济商务沟通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,结合现有教学形式和学生学习的特点,对传播与沟通的理论、方法和技能做了不同模块的切割,将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,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合理布局和全面阐述。

    在教材中,针对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,兼顾了公共课与经济新闻传播和商务沟通的专业知识,在内容上增加了经济信息传播与商务沟通策略。

    本教材在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,尤其注重传播与沟通的实用技能的介绍。

    教材中既有理论上的分析和拓展,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;既有一般传播学的基本知识,又适当兼顾了现代经济信息传播和商务沟通学科的进展。

    《传播与沟通》基本理论和技能阐述清晰,学科融合味道浓厚,有传统的理论模式,也有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,深人浅出,图文并茂,理论联系实际。

    《传播与沟通》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通识教材,也可作为一般相关职业人员的参考读物。

     
  • 绪论2。
    第一节传播学兴起和繁荣2。
    第二节国内对传播学的译介和探索6。
    第三节传播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1。
    第一章传播的历史29。
    第一节何谓传播29。
    第二节动物传播32。
    第三节人类传播34。
    第四节传播符号36 。
    第二章传播与科技42。
    第一节传播模式与功能42。
    第二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51。
    第三节智能传播与人文精神 57 。
    第三章人际交流64。
    第一节人际传播64。
    第二节群体传播71。
    第三节组织传播78 。
    第四章沟通对象分析86。
    第一节认知一致性与认知失调论86。
    第二节受众的选择性心理94。
    第三节受众研究的理论98。
    第五章沟通技巧102。
    第一节信源与沟通方式102。
    第二节沟通方式109。
    第三节对象差异与沟通方式115 。
    第六章人际影响效应123。
    第一节两级传播理论123。
    第二节创新扩散理论131 。
    第七章大众传播142。
    第一节认识大众传播142。
   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146。
   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影响157 。
    第八章控制分析166。
    第一节把关与把关人理论166。
    第二节深层控制172。
    第三节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。
    第九章媒介分析183。
    第一节作为技术的媒介183。
    第二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86。
    第十章受众分析191。
   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受众191。
    第二节乌合之众与群体智慧 196。
   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理论203 。
    第十一章效果分析209。
    第一节培养理论209。
    第二节知沟理论216。
    第三节议程设置理论221。
    第四节沉默的螺旋理论226。
    第五节第三人效果233 。
    后记237

版权所有(C)2023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版权所有   沪ICP备12043664号-2   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

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法律声明 | 友情链接 | 盗版举报 | 人才招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