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图书中心 > 学术著作 > 学术 > 经济学

东亚发展——历史与价值(第二版)-章益国,何爱国,夏雪

东亚发展——历史与价值(第二版)

丛书名:东亚学研究
著(译)者:章益国,何爱国,夏雪
资源下载:
责任编辑:袁敏
字       数:318千字
开       本:16 开
印       张:17.75
出版版次:2
出版年份:2025-08-25
书       号:978-7-5642-4727-0/F.4727
纸书定价:89.00元  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

《东亚发展:历史与价值》为首席专家张雄教授主持的上海财经大学“211工程”重点学科平台建设项目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》的子课题:《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“中国化”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》的一种。盛邦和教授为子课题负责人。《东亚发展:历史与价值》著者章益国、何爱国、夏雪均为盛邦和教授的博士生。《东亚发展,历史与价值》所收的主要为三位著者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。《东亚发展,历史与价值》的策划、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张雄院长的具体指导与热诚帮助。

  • 《东亚发展:历史与价值》为首席专家张雄教授主持的上海财经大学“211工程”重点学科平台建设项目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》的子课题:《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“中国化”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》的一种。

    盛邦和教授为子课题负责人。

    《东亚发展:历史与价值》著者章益国、何爱国、夏雪均为盛邦和教授的博士生。

    《东亚发展,历史与价值》所收的主要为三位著者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。

    《东亚发展,历史与价值》的策划、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张雄院长的具体指导与热诚帮助。


  • 目 录。
    第一篇 东亚儒家资本主义论析。
    第一章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简史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3。
    第一节 “儒家资本主义”释名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3。
    第二节 日本成功的文化解释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6。
    第三节 “东亚奇迹”的文化解释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1。
    第四节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思潮化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34。
    第五节 本课题方法与价值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41。
    第二章 从“韦伯命题”到儒家资本主义学说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43。
    第一节 韦伯的“韦伯命题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44。
    第二节 美国韦伯:柏森斯和贝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64。
    第三节 东亚韦伯: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与韦伯理论的比较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76。
    第三章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举证方法———以“勤俭论”为例 …………… 。
    87。
    第一节 “勤俭论”概要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87。
    第二节 此“勤俭”与彼“勤俭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89。
    第三节 禁欲主义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94。
    第四节 “勤俭论”与制度变迁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97。
    第四章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事实与价值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04。
    第一节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价值追求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04。
    第二节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传播的价值基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11。
    第五章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与“亚洲论述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38。
    第一节 “亚洲论述”的历史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39。
    第二节 “亚洲论述”的价值纠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60。
    第二篇 关于东亚发展的理论思考。
    第一章 现代化。
    发展。
    与现代性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67。
    第一节 学术界对现代化与现代性概念的认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67。
    第二节 界定现代化。
    发展。
    与现代性概念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78。
    第二章 现代化。
    发展。
    理论、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82。
    第一节 现代化。
    发展。
    理论的概念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82。
    第二节 现代化理论与史学理论的关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85。
    第三节 现代化、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的关系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86。
    第三章 现代化理论的演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88。
    第一节 广义现代化理论的演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88。
    第二节 狭义现代化理论的演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189。
    第三节 最狭义现代化理论的演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10。
    第四章 关于现代化问题、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层思考 ……… 。
    212。
    第一节 关于现代化问题的一些思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12。
    第二节 关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17。
    第三节 关于现代化和现代性研究的一些思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19。
    第三篇 儒学:伏流与一个大思潮的彰显。
    引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25。
    一、由对孔子的再评价引申的话题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25。
    二、韦伯“登陆”中国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28。
    第一章 杜维明:儒学传统的“创造性建设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31。
    第一节 重估东亚儒学中的现代精神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32。
    第二节 儒家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36。
    第三节 儒学的第三期发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40。
    第二章 余英时:韦伯命题的中国设问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44。
    第一节 儒学现代化困境的思索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45。
    第二节 儒学应对危机的手段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47。
    第三节 从传统与现代关系论儒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54。
    第三章 金耀基:理性传统主义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58。
  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59。
   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与现代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66。
    后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
    275。

版权所有(C)2023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版权所有   沪ICP备12043664号-2   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

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法律声明 | 友情链接 | 盗版举报 | 人才招聘